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宁波材料所发表Nature通讯文章:气候风险正在重塑全球能源基础设施安全格局! 

发布:2025-09-05

点赞:

字号: 打印:

在能源系统深度转型与极端事件频发的当下,关键基础设施的风险结构正发生改变。正常运行活动中断与经济损失已不足以反映系统性风险,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气候变迁与地区安全的复合风险日益凸显。以 2022 年欧洲 “北溪” 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为例,该事件不仅造成能源供应中断,更导致约 46.5 万吨甲烷泄漏,暴露了传统能源基础设施安全评估的局限性:其在气候影响、地缘政治、安全威胁及法律责任等维度,已出现越来越多的认知 “盲区”。

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9月2日在Nature发表题为“气候风险正在重塑全球能源基础设施安全格局 ”的通讯(Correspondence)文章。文章强调,该起事件发生之后,全球治理关键基础设施革新的信号更趋明确,保险业开始收紧并细化传统的“战争与敌对行为”免责条款,更清晰地界定能源基础设施受到攻击而导致的环境危害的责任;欧盟法规EU/2024/1787则要求能源领域开展甲烷排放地监测、报告与核查,并从2027年起对进口化石能源实施同等要求,治理手段从鼓励企业自愿走向强制合规执行。文章呼吁,在能源基础设施保护与风险管理中将气候影响纳入核心框架,强调以科学监测、制度设计与金融工具协同提升系统韧性。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卢泓方研究员为文章第一作者,程玉峰院士为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为唯一署名单位。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2797-z

(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