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会见宁波材料所“功能氧化物材料与应用团队”成员
2008年12月19日晚18:00,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巴音朝鲁在宁波东港喜来登酒店国际厅亲切会见了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功能氧化物材料与应用团队”成员。
巴音朝鲁书记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来自海内外优秀科研人员组成的“创新团队”集聚宁波,商讨科研规划、进行学术交流。他在简要介绍了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科技创新扶持政策、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宁波市的情况后,希望团队成员充分利用宁波这一具有竞争优势的平台和舞台施展才华,为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贡献才智。同时,巴音朝鲁书记对宁波材料所的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
宁波材料所崔平所长对巴音朝鲁书记在百忙之中会见“功能氧化物材料与应用团队”成员表示衷心感谢,同时表示,将不辜负宁波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的重托,将宁波材料所建成一流的研究所。
市委常委、副市长余红艺,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剑波,市政府副秘书长陈炳荣,市科技局党组书记郑洪翔,市委人才办主任黄茂盛等参加会见。
中科院高技术局副局长刘桂菊,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严庆,副所长何晓南、王蔚国等也参加了会见。
(报道/摄影: 陶永怀)
链接:
为推动相关的重点或优势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培养和凝聚一批优秀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提升中国科学院新一代骨干人才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2001年中科院启动了“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依托具有良好工作基础和实验条件的国家或院重点实验室,组建和支持一批创新团队。 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由国内优秀科学家和在海外工作的知名学者组成,国内科学家要求“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科研人员。海外成员为在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具有(或相当于)副教授以上职务的优秀华人学者。
宁波材料所“功能氧化物材料与应用团队”于2006年5月启动, 2008年6月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可行性论证并获得批准,成为中科院新建研究所中首个建立并获批的“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该团队负责人由宁波材料所功能材料与纳米器件事业部主任潘晓晴、宁波材料所所长崔平研究员共同担任。
“功能氧化物材料和应用”创新团队海外成员包括美国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朱溢眉教授、Rutgers大学卢毅成教授、佐治亚理工大学刘美林教授、密歇根大学卢伟教授、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张坚地教授、日本京都大学田中功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吴义宏教授和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学叶作光教授等8位国际知名科学家,他们在氧化物材料计算、ZnO外延薄膜制备、材料与器件微结构表征、氧化物器件制备与集成等科学研究领域中都已经取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国内成员包括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崔平、潘晓晴、王蔚国、许高杰、宋伟杰、李润伟、曹鸿涛、陈亮等8位研究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他们在钙钛矿型氧化物材料、氧化锌发光器件、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材料等领域都已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力。此外,团队还包括18名副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10名博士后和22名研究生。团队成员研究背景交叉互补,学术思想活跃,实力雄厚,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功能氧化物材料和应用”创新团队结合了宁波材料所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针对氧化物材料在多功能传感与控制、新型信息存储、新能源材料与技术等领域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工作。该团队的研究方向是当今材料学科最活跃和最富有成果的前沿领域之一,是发展高新技术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基础。该团队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钙钛矿氧化物功能材料与器件、宽禁带氧化物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和氧化物纳米粉体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及应用等。该创新团队的目标是在功能氧化物材料与器件方面取得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创新性成果,建立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功能氧化物材料研究与器件设计的研发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