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群文化 > 创新论坛
学习“两弹一星”精神 坚定科技报国信念
作者:,日期:2021-10-29

   “两弹一星”工程是我国于20世纪50~60年代组织实施的,以研制导弹、原子弹和科学试验卫星为主要内容的重大国防工程。当时,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为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毅然做出发展“两弹一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科研人员隐姓埋名来到了青海,在这片广袤荒凉的高原上,开始了他们的奋斗。如今,我们来到他们奋斗过的地方,重新感受老一辈科研工作者激情燃烧的岁月,不禁感慨万千。

  在临出发的前一天,所里贴心提醒我们青海的温度,以及高海拔有可能带来的不适。从西宁下飞机,又转汽车,经过了大半天的路程,我们到达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与宁波相比,气温低了很多,天空与云也显得触手可摸。在最初被美景震撼的感觉褪去之后,高原反应开始带来了轻度的不适。此时,我才深刻体会到老一辈科学家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造出了原子弹。

  经过了两天多的学习,我的体会更加深刻了。“两弹一星”工程于我既陌生遥远。在历史课本上,我们知道上世纪60年代,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原子弹爆炸成功;上世纪70年代,我研制的第一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些成就,就是这样一群隐姓埋名的科学家,在我们现在所身处的基地里,克服了物质极其匮乏的困难,在技术基础仍十分薄弱的条件下,短时期内实现的。这些非凡的人间奇迹,使中国人民真正挺直腰杆站了起来。而就在我们来此学习的当天,神州12号飞船与天宫号空间站成功对接。我们今天能取得的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是因为老一辈科学家曾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给了我们足够的底气。

  青海的高原,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远离了亲朋好友,这些才华横溢的科学家,大多放弃了当时在国外能够享受到的十分优渥的生活条件,回到祖国,在艰苦的环境中,把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命运、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默默奉献,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书写了一部现实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丽史诗。在极其有限的科研条件下,他们顽强拼搏,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创造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辉煌。与这些老一辈科学家相比,我们现在也一样面对国外的许多技术封锁,不同的是,我们有着强大的后盾,有着丰富的物质条件支持。这让我们怎能不严格要求自己,在科研上更加努力呢?不求达到他们的高度,但求在自己所处的科研岗位上,以他们为榜样,奋力拼搏、兢兢业业,以不辱他们拼尽全力带给我们的底气以及自信。

  (新能源技术所 吴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