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宁波材料所举行“奋斗的青春”青年人才成长与培养论坛
作者:,日期:2018-05-12

  5月11日,宁波材料所举行“奋斗的青春”青年人才成长与培养论坛。论坛由宁波材料所党委主办,宁波材料所青促会及团委承办,邀请中科院院士李灿,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首席科技官米磊博士,大连化物所所长助理李先锋研究员,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杨军研究员,以及宁波材料所王立平研究员做主题报告。材料所科研人员及学生两百余人到现场听取报告并进行交流。宁波材料所所长黄政仁,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张瑞丽,纪委书记李润伟出席此次论坛。宁波材料所所长黄政仁和宁波材料所青促会理事长黄又举分别主持了上、下午的论坛。

   张瑞丽在论坛开始前介绍了召开此次论坛的背景及目的。她指出,青年人才培养课题研究是2018年宁波材料所党委的重点工作之一,希望借此了解青年人才的生存及心理状况、培养和成长需求,从而形成研究所对青年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方案。为了引发所内青年人才的共鸣,党委联合所青促会及团委共同举办本次青年人才成长与培养论坛。本次论坛报告嘉宾分别为院士、具有留学经历的青年学者、本土成长的青年人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她指出,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给广大青年提出了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希望,也希望宁波材料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能够以本次论坛为契机,积极主动思考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材料所一起成长。

  黄政仁在致辞中感谢论坛报告嘉宾的到来。他表示,虽然宁波材料所是一个年轻的研究所,但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培养了一批青年科研中坚力量,青年科技工作者也凭借着创新激情和不懈努力,推动了宁波材料所的快速发展。本次论坛以“奋斗的青春”为主题,积极倡导青年用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既符合习总书记对于青年人才的期望,也符合研究所青年人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宁波材料所将竭力营造有利于出思想、出人才、出成果的环境,希望参会人员能够通过论坛嘉宾的分享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也希望青年人才在最好的年华实现最大的价值,和宁波材料所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李灿院士在题为“人工光合成太阳燃料前沿进展”的报告中,不但介绍了团队最新科研成果,也讲述了自己的科研经历。他介绍到,自己在原本的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的情况下,为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和生态问题,毅然决然地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了光催化分解水制氢这一学术界公认的最具挑战性的课题,而且在这一科研方向上,一做就是18年,期间经历了几百次的失败,最终将该领域的工作从国际跟跑做到了国际领跑。以此与大家分享了带领团队、指导青年科研工作者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他认为,首先,科研工作本来就是充满着困难和挑战,有时候确实可能不如预期的进展那么快,因此要有沉下心来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脚踏实地地在第一线从事研究工作,以解决科学问题为导向,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其次,科研工作者要专注于一个领域,持之以恒地做好一件事,将自己的科研工作与兴趣以及为国贡献联系在一起,学会享受科研工作中的乐趣,实现工作的价值;与此同时,科研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研工作者要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专著,参加众多学术交流与会议,持续提升个人素质与专业能力。最后,他强调了学风的重要性,强调学风建设要从每个人做起,从科研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起,提出科研工作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应该具备可重复性,并保留有原始实验记录,发表的论文一定要有科学创新性,不能为发表文章而发表文章。他指出,只有严谨的学风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取得一流的创新成果。

  王立平以“一个科研土鳖的心路——从空间摩擦学到海洋腐蚀防护,谈谈聚焦”为题做了交流报告。他声情并茂地回顾了自己从固体润滑领域跨界到海洋材料研究的科研历程。从30万元起步,他带领的团队数十年始终聚焦“强韧化碳基膜材料”这一方向,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树立起行业标杆和地位。来到宁波材料所后,他勇于二次创业,从零做起,面向海洋国家战略,瞄准海洋腐蚀和防护的重大科学和工程难题,攻坚克难,在短短两年内获得千万元的项目立项,在我国海洋重防护涂料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认为,用于航空航天的固体润滑和用于海洋防腐蚀的基重防腐涂料,虽然是从天空跨度到海洋,但取得成果最重要的因素都是“聚焦”。选择好的平台,精准定位“聚焦”方向,做好一件事情,解决一个问题,做好一个示范工程,由点及面普及开去,“聚焦”自然能够带来项目和资金,支撑完成下一个目标,形成良性循环。在谈到个人和团队的关系时,他分析了“小而精”的小团队和“大而全”的大团队的特点,并指出团队协作和国内外影响力才是个人价值的最好、最快和最关键的体现,尤其在科技攻关和协同创新时,团队的作用更加重要。

  李先锋作了题为“膜材料在能源存储与转化过程中的应用”的报告。他从自己读书时机缘巧合开始从事“膜”研究讲起,谈到跟随实验时无意中发现的燃料电池膜令他终于实现了“科研”入门,说起一年四篇英文论文被拒到发表第一篇JMS的幸福感。他体会到,看似不同方向的课题实则存在交叉共融点,通过调研文献,深入思考,从原理出发,就会发现一些很少有人去触碰的关键难题,这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同时他认为,在团队中要有一颗包容和感恩的心,找到自己的特点,找准方向和位置,加强和团队其他成员的沟通,要学会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在遇到问题时从根源抓起,从最原始的地方开始查找和解决问题;要坚持不懈,不能急于出成果;要善于并经常进行总结归纳;同时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愉快科研自然水到渠成。

  杨军以“变轨的机遇与挑战”为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他以自己两次转换研究方向为例,认为科学院的平台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容错性,更具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在迷茫期要肯定和坚持自己的优点,在冷门期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他提到自己带领的团队数十年一直从事比较冷门的含能材料开发,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为我国国防装备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指出,做保密项目的青年科技人员要有“坐冷板凳”的准备,良好的心态最重要,与此同时,在做基础研究还是做工程项目之间要有所取舍,专心投入,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他认为科研之路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念,再坚持一点点,离成功往往就不远了。

  米磊以“硬科技改变世界”为题为大家展现了“硬科技改变世界”的美好蓝图。他认为,“硬科技”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才能形成的原创技术,是中国未来实现全球并跑和领跑的核心科技。目前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孕育期,当前国家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在新的技术创新周期内不断推动“硬科技”发展,同时为“硬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凸显中科院作为国家科技战略力量的作用。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不要急功近利,一定要摒弃浮躁,坚定地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超前的理念入手进行创新探索,潜心钻研,从事科学技术产业化创新的“硬科技”研究,这样一定会迎来“拐点”之后的坦途,在科技报国的伟大事业中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本次论坛作为青年人才培养课题的开篇,引导了所内青年人才树立奋斗的精神,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为团队的成长贡献力量。在此论坛基础上,所党委后续将组织开展青年人才摸底调研,制定有针对性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使人才在健康的生态环境中快速成长,从而进一步推动研究所的发展、壮大及腾飞!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张瑞丽介绍论坛背景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所长黄政仁主持论坛并致辞

中科院院士李灿作报告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王立平研究员作报告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先锋研究员作报告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杨军研究员作报告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首席科技官米磊博士作报告

论坛现场

  

  (文/党政办公室 修悦  青促会 陈静)

  (图/人力资源部 郑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