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视角
【今日镇海】我区打通人才、企业、创新平台三方对接渠道 镇企组团“家门口”抢“最强大脑”
作者:,日期:2018-12-06

  本报讯(记者汪董  贝顼  通讯员臻仁社)一边是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硕博研究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专业特长与科研经历,一边是我区的企业负责人不时用笔记录,共同探讨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或具体技术解决方案,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讨论内容实在高效。

  近日,在区委人才办与人社局的精心组织下,15家企业带着技术创新需求前往赛思学术会堂,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110名毕业生深入对接,为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招兵买马,现场达成签约合作意向27个。

  “经过初步沟通,已经有2名中科院材料所的硕士研究生向我们递出了橄榄枝,期待可以提升企业的产品研发与自动化改造能力,给企业带来第二次产业升级机遇。”宁波昌扬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孔燕成告诉记者,当前企业正在谋划自动生产线的改造,亟需专业研究人员加盟,实现转型发展。

  “寻求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源动力”,是所有到场企业的目的。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民营企业在我区经济版图中有着突出地位。在我区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的当前,很多企业也正在面临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借力引智转变发展模式,优质创新人才成为重要突破口。

  2017年,我区在全市率先升级出台了镇海人才新政十五条,涵盖人才引进、培育、扶持、激励等政策,全区仅人才专项投入就达2.3亿元。今年专项投入还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幅度,以确保为人才在我区创业创新提供优质服务和政策支持。

  “组织企业与中科院材料所的对接会,就是进一步打通人才、企业、创新平台的三方对接渠道,进一步发挥区域内创新资源效应,在加快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的同时,为我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此次对接的精准性,在紧紧围绕中科院材料所机械、化工、材料三大优势专业基础上,按产业细分报名企业,并充分考虑企业与院所毕业生双向需求。部门深耕细作的准备工作,为最终的高效对接奠定坚实基础。

  “镇海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愿望变强,企业组团上门揽才模式创新,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副所长张瑞丽说,相比以往的院所带领毕业生赴企业对接和单个企业上门宣讲,政府组织企业组团上门形式无疑更高效也更人性化。希望有更多的材料所毕业生能够通过这种形式留在镇海,留在宁波,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据了解,此次活动仅是我区更加主动加强与辖区内及周边“三校一所”创新资源联系,实现企业与创新平台融合发展的序曲,今后,我区将不断助推企业进创新平台活动常态化,以此推动民营企业二次创业。

  (原文发布于2018年12月4日《今日镇海》第1版)

  【原文链接】http://epaper.zhxww.net/html/2018-12/04/content_1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