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群文化 > 创新论坛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方世界——学习“创新为民的科技价值观”有感
作者:新能源所 王国良,日期:2016-09-28

  一粒种子,能够生根发芽,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这是生命的力量,创新就是当今时代最具生命力的种子。习总书记曾经说过“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今时代,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主题。 

  首先,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其次,要坚持自主创新。面向未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当然,坚持自主创新,并不是搞什么闭门政策,恰恰相反,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依靠全球的创新资源,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且实践证明,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正确的,是现代化建设最可靠的支撑点。 

  最后,创新的根本在于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把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更要陪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 

  当然,我们搞科技,搞创新,并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更重要的还在于把科技创新应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造福黎民百姓,实现科技为民。在今年全国党员干部学习活动中,我想大家对李保国这个名字记忆尤深,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太行山和太行山上的父老乡亲。李保国同志是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更是一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时代的楷模。李保国同志走了,但他的人生价值依然发光发亮,他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奋发前行!斯人已逝,海棠依旧。像这样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事迹还有很多。例如中科院武汉植物所的钟彩虹老师,甘愿成为猕猴桃科技扶贫道路上的一名“燃灯者”。十年如一日,在这条科技扶贫道路上,她点燃了自己,照亮着他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党员和一名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忠诚与担当。还有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的刘景双老师,他创作的“高光效”技术,使得粮食产量得以再提高,使黑土地的持续利用成为可能。虽然刘老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对于这片黑土地和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的的人们来说,却留下了一道永远无法磨灭的“光”。 

  前辈们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研究生,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们应该努力向前辈们学习。首先,要端正科研态度。态度决定高度,一个良好的科研态度对于科研工作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刚接触科研工作的研究生而言。我们不能仅仅想着为了发几篇文章,把学位证,毕业证拿到手而随便搞一搞,而应该真正的学到一门技术,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是发展之本、建设之泉,做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对于我们这些新入所的研究生而言更是如此,在平时看论文以及科研过程中,应该多动脑,多思考,凡事多问个为什么。最后,要脚踏实地搞研究。做人可以大大咧咧,但科研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在科研工作中,要认真设计好实验方案,如实记录实验数据,认真操作实验的每一步,不骄不躁。对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方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我们每一名科技工作者都应该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为了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