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群文化 > 创新论坛
回国这两年 —— 我们的科研,我们的生活(一)
作者:新能源所 刘兆平,日期:2011-03-02

  相聚、团结、进取、创新…

  凝结成为今天的淡定、自信和执着

  我们拥有,属于自己的追求

  进取,超越,我们疯狂而快乐地工作着

  两年的科研生活历程,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生活写照

  灿烂秋季,亮出我们与创新的故事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团队成员们以及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们团队发展的领导、同事、家人和朋友们! 

   

  第一章 续写前文  写在前面 

  大概去年的今天,我应综合办陶永怀副主任之约,在《所史回顾》征文活动中,随性完成了《回国这一年——我的科研,我的生活》一文,文中总结回顾了我在美国的工作和生活,如何加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以及回国一年内的科研工作和生活。文章登出后,收到诸多同事和朋友的积极评论,使我颇为感动与振奋。

  时间飞逝,当我还沉浸在《回国这一年》中所叙之事时,转眼又来到了9月18日,确切来说,这是我回国两周年之日,再次触动了我的神经,写个续集——《回国这两年》的想法开始在我的脑海中涌动。转而一想,写作这样的续集,似乎有些造作和庸俗之嫌。再有,日常工作生活的繁忙,使得我静下心来去写《回国这两年》的欲望和热情日渐减弱,至今日,差点就因种种原因而搁浅了。

  在一次与陶永怀主任的面谈中,他提到“2010年,我所信息稿件数量和质量较之09年有大幅的提升,但科研稿件不足。为及时、准确地报道我所在开展科学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或阶段性成果,而且特别希望每个党支部要积极去发掘科研人员创造科研成果的先进事迹,以宣传共产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展现的风采。”我当时略加思考后,就与陶主任说,据我所知,我们新能源所内部,目前好像没有什么值得宣传和报道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我们还在行动中,再等等,也许就有了,到时我们自然会宣传和报道的。看得出,我的一番无厘头的推辞,令陶主任有些兴味索然。然而,就在前几天,综合办却真的在所网页上发出了《征稿启事》的通知,通知内容正是陶主任上次与我郑重提到的事情,我这才突然意识到报道“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的重要性来。于是,我与新能源所党支部的其他两名支部委员交流了本次《征稿启事》的看法和对策,并开始“刻意关注”新能源所各科研团队和每一位师生员工的科研活动,试图挖掘出具有典型性及代表性的先进事迹来。

  在此之前,也就是十月初,所网上登载了一篇题为《致先进制造所复合材料制造与装备团队的一封信》的文章,该文是先进制造所党支部以书信的形式,把复合材料制造与装备团队的最新的科研成绩和感人事迹,颇有新意地进行了宣传和报道。信中提到,“在此先进制造所党支部全体党员对你们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热烈祝贺,对你们在科研过程中表现出的克难攻艰、牺牲奉献的敬业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号召支部全体党员、先进制造所全体职工、研究生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放弃了高温假、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昼夜赶工。……你们克服工期紧张、极度疲劳、身体不适等困难,驻扎在企业亲自赶工,终于按时完成任务。”复合材料制造与装备团队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我是经常亲眼所见的,好几次看见他们在寒风凛冽的冬日,在四面透风的D1楼工程中心,尽心尽责地制作着他们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工件,似乎更是在打造他们的梦想。我曾经多次,把我所看到的,向我的团队成员讲述,并希望他们以复合材料团队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高效优质地把我们的工作做好,打造出一支也令人称赞的团队。

  然而,也就是在这几天,在我打算创作这《回国这一年》的续集——《回国这两年》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在这两年里,我的团队成员们何尝不是“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昼夜赶工。……克服工期紧张、极度疲劳、身体不适等困难”,他(她)们正在创造科研成绩,正在形成先进事迹。在这两年里,我的团队成员们与我一起,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我们以惊人的速度,搭建了完备的锂离子电池科研平台,赶超他人,超越自我,我们每一天都在忘我而快乐地工作着,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创新性的成果。这些成果虽尚不足大,可我们团队的进取和超越精神,总是令我感动。我意识到,速度和创新已经融入进了我们团队的生活。

  此时,我毫不犹豫地把这篇续文的题目,定为《回国这两年——我们的科研,我们的生活》,以此展示我们团队的奋斗风采,以此反映我们团队的进取和超越精神,以此鼓励和赞扬我们团队,希望我们团队进一步发扬积极奋斗的精神,希望我们团队的精彩故事为大家所知,并以此文纪念我们团队组建两周年。

  (后记,本文在写至第四章的时候,因时间关系而被迫中断,一再拖至过年放假,我终于在这难得逢的空闲时间内,陆续完成写作。如果再拖下去,恐要更名为“回国这三年”了。)

 

  第二章 相聚宁波 凝结团队 

    从2008年4月我回国参加完应聘答辩后,我就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通过逐步扩展,团队目前已经发展至20余名成员的规模。 

  团队的第一位成员是来自中科大的杨石榴。当我还在宁波参加答辩的时候,就收到了石榴的简历,石榴是我在科大的师兄俞书宏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将于08年夏季毕业。在与石榴的首次交谈中,我觉得他是一个适合加盟我的团队的人,因此当即决定招聘他为科研助理。第一个团队成员的初次面试简短而流畅。不过,后来正式的面试程序,则委托许高杰研究员在所里完成了。当我返回美国之后,又收到了王旭阳发来的简历,旭阳是我念博士时候的导师--钱逸泰院士的硕士研究生,她也在夏季毕业。当时急需人手,加上旭阳的具有相关基础,因此,再一次委托许高杰研究员为旭阳举行了应聘评审。我那时确定了要在9月中下旬回国正式工作,因此,石榴和旭阳在征得我和许高杰研究员的同意之后,在2008年7月底就来所里工作了。就这样,我自己还没有回国,我的团队成员就已经到位,着手实验室的建设,后来我经常戏称他们两位才是我们团队的元老。等我来到所里之后,他们俩已经买好了很多实验室必备的用具和化学试剂,实验也很快就可以上手了。一直以来,我对他们认真有序的实验室前期准备工作心存感激。

  石榴在早期实验室建设中,一直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大量的设备、耗材和化学试剂的购买都是由他操作完成的,可以说,他是团队的一名功臣,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助手。石榴的科研工作集中于磷酸铁锂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并最终在J. Mater. Mater.发表了一篇论文。石榴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小伙子,在实验室工作时和团队聚会中总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给团队带来欢乐的气氛。然而,坦率地说,石榴在工作上却不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慢慢地在工作中滋生惰性、抗拒情绪和依赖心理。在一年多之后,石榴越发显得与整个团队不合拍,不愿参与到团队的一些事务中,一定程度上把团队的风气带向了散漫和消极的方向,我为此与他推心置腹地交谈过多次,并希望他能够积极起来,但石榴的表现最终还是令我感到失望。为了整个团队的利益和目标,我对他坦言,工作两年聘用合同期满后,我将不再给他的聘用续约了。其实,让石榴离开团队,我是耿耿于怀的,他毕竟是团队的元老,是作出过很多贡献的,怎么忍心让他离开团队呢?离开团队后,石榴去了香港一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希望他能重燃科研激情,奋力拼搏,谋划更加美好的明天。Good luck,石榴!

  相比于石榴,旭阳在工作中表现得中规中矩。两年来,她可谓是尽职尽责地进行着科研工作,极少抱怨。但这两年里,旭阳的工作成绩始终平平,还没有成长成为一个令我满意的先锋人员。然而,她对工作踏实认真的态度让我决心把她培养成为一个能干的科研人员,在她表示愿意继续留在团队之后,我决定续聘她。在多次的任务变换中,旭阳最近全面接手了动力锂离子电池实验线的后续建设和运转重任,尽管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但旭阳却显示出了极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加上她曾经到维科电池实习过,令我十分的放心,这似乎让我看到了一个即将成长为锂电好手的旭阳。我相信,在新岗位上的历练,她的工作能力将获得大力提升,也将给她的工作履历带入一个新的境界。旭阳,加油!

  团队第三位成员,则是来自复旦大学的周旭峰博士。旭峰从复旦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希望回家乡宁波工作,于是把简历发给了许高杰研究员,许老师觉得旭峰的背景更适合于我,因此建议旭峰应聘我的博士后。我刚回国,也就是2010年9月底,立即着手旭峰的应聘评审,当旭峰的应聘报告做完,我就惊叹于他的学术成绩和工作能力,并认定他必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于是,旭峰就成为了我的第一位博士后。旭峰来了之后,我建议他开展我酝酿已久的石墨烯研究。很快,旭峰就显示出了他优秀的科研能力,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他就在石墨烯的制备上取得了突破,为团队迈入石墨烯研究行列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旭峰带领一名研究生,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终于发展出了一种规模化制备石墨烯的创新方法,该法的实施可以使得石墨烯材料比碳纳米管更便宜,为石墨烯的实际应用铺平了道路。旭峰是一个勤奋刻苦又悟性颇高的科研人员,长期保持勤勤恳恳和兢兢业业的工作状态,在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和学术报告方面也具备相当高的能力,他协助我完成了若干个重要项目申请书。另外,旭峰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值得一提的,他总能耐心地为他人提供帮助。他踏实肯干的科研态度、优秀出色的科研成绩以及谦和谨慎的为人处事得到的团队成员的普遍认同。我相信,旭峰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必定能创造丰硕的科研成绩!

  团队的第四名成员,则是来自任职于上海瑞士万通公司的宋维相,维相先前在深圳比亚迪从事过电池研发工作,后来去了瑞士万通公司做销售工作,我们实验室的AUTOLAB电化学工作站是维相推销的,在设备采购过程中,我们建立了很好的关系。突然有一天,维相告诉我,他被瑞士万通残酷地裁员了,我们的电化学工作站一事将由一名销售主管接手,他目前正在找工作。我于是立即表示愿意让维相到我团队来工作,先帮我把锂电池检测系统建立起来。就这样,维相由最初给我推销设备到最终把自己“推销”了过来,并于2008年1月初来所工作。由于我们的科研工作才刚刚起步,锂电池平台尚未建成,而电池材料合成的工作,维相又无法参与,因此一开始维相并没有多少工作可做。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我看得出维相有些为难,似乎有要重新定位的意思。等过了年,维相终于表示要离开宁波材料所,去上海一家公司工作。我虽然执意挽留,但又觉得维相的选择并没有错。祝福维相!

  团队的第五名成员,是任职于杭州一家新兴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企业的张建刚。建刚毕业于重庆大学,获电化学专业硕士学位,曾经在深圳一家电池企业从事电池材料的检测工作,硕士期间主要研究磷酸铁锂材料,毕业后则从事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设计和研发工作,有着丰富的锂电池材料和动力电池的研发经验,可谓正是我所求之才。建刚2010年3月来所,他一来就投身到锂电池检测平台的建设当中,并很快完成了惰性气体手套箱、扣式电池组装体系和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等各项设施的安装和调试,为建成锂电池检测平台立下了汗马功劳。随后,建刚又着手动力锂电池实验线的建设方案的撰写,包括了大量关键设备的调研、场地的设计工作,最终实验线的建设方案在2009年8月通过了专家论证。其实,建刚最核心的任务是磷酸铁锂材料的产业化技术研究,从他加入团队开始,他就有着与其他成员不一样的工作思路,他思考的是如何将现行的实验室少量样品的制备方法转变成大量制备的工艺过程,这种工作思路正是团队其他成员缺乏的。建刚首先是建成了公斤级磷酸铁锂材料合成平台,经过反复实验,获得电化学性能非常不错的磷酸铁锂材料,证明了其制备工艺是正确的。为了将此制备工艺发展成为产业化技术,在所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开始了百公斤级磷酸铁锂中试线的建设,建刚再次在这一重大任务上发挥出了他的特长和优势,在短短4个月内,就带领几位研发骨干完成了设备调研、采购、安装和调试等一系列任务。目前,建刚与他的小组成员们,在中试线上,尽情挥洒他们的激情,意欲发展出世界领先的磷酸铁锂纳米正极材料的产业化技术,开发出世界上性能最佳的磷酸铁锂材料。好样的,建刚!

  按照来所时间,我大致把石榴、旭阳、旭峰,还有博士生刘庆红定义为团队的第一批成员(2008年9月前后来所),维相和建刚两人为团队的第二批成员(2009年初来所)。那么加入团队的第三批成员,是来自合肥固体物理所的王永强和姚霞银博士,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唐长林博士,以及来攻读博士学位王军和攻读硕士学位的刘娟娟。他们五位都是在2009年7-8月来所的,他们的到来,立即使得团队的力量猛增,团队也变得热闹起来了。永强是被称为我国纳米材料界第一人--张立德先生的弟子,得益于张先生的悉心指导,他在纳米材料的制备方面颇有一套。永强的任务是磷酸铁锂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正好可以发挥他在纳米材料制备技术方面的优势。永强是非常勤奋的,短时间内就做了大量样品。然而因为他家里发生了一个特殊的事情,2010年5月,永强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决定退站,回老家的河南大学工作。永强,顶住!我们期待你在那边创造佳绩。过年前几天,永强还特地邮寄了一箱河南特产——花生糕过来,让全体成员品尝。咀嚼着香香甜甜的花生糕,就着刚热热的清香绿茶,我靠在椅子上,看着墙上中国地图河南省,似乎看到了永强在那里意气风发的样子。

  姚霞银博士大学毕业于苏州大学,据悉是以第一名的身份免试推荐到中科院合肥固体物理所上研究生,导师是崔平研究员,也就是我们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所长。霞银的研究生学习是在合肥和宁波两地进行的,并亲历了宁波材料所的诞生和初期创业历程。霞银博士期间主要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我所首位获得中科院院长优秀奖这一殊荣的博士毕业生。霞银的加入我的团队,最重要的是找工作切入点。由于他之前做的是高分子复合材料,我于是建议他开展锂离子电池高分子电解质的研究。然而,这一课题与我们的研究项目显得有些不合拍,因此霞银的工作起步阶段也不好开展。经过若干次调整,我决定让霞银把工作重心调整到我们的紧急课题--磷酸铁锂的前驱铁盐的研究工作上来。从高分子复合材料到无机纳米材料,这是一个很大的跨度,对霞银来说,太具挑战性了。霞银一开始颇有抵触情绪,后来在我多次鼓励之下,霞银还是决定扛起这个重担,与后来的袁国霞一起,倾心于纳米草酸亚铁和磷酸铁的研发。目前,他们已取得了我们自己的专利技术,开发出了适合于我们磷酸铁锂纳米材料制备的铁盐原料。就这一进展来说,霞银,绝对是好样的!

  唐长林博士是一个活跃而全面的人,我最佩服的是他的口才和文笔,可以说在我所博士后群体中,论这方面的才能,他当属佼佼者之列。长林的科研课题也是磷酸铁锂材料,主要集中于配方和烧结工艺方面的研究,为放大制备和中试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有了磷酸铁锂的研发经验之后,长林在撰写锂电大项目申请书和各种会议纪要文件方面就非常的专业了,他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任务,会议或活动纪要的撰写是不过夜的,且写作出来的文本是无可挑剔的。长林的这方面的优势,弥补了团队缺少“笔杆子”的局面,为团队科研工作的全面推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再接再厉,长林!

  王军是我亲自招收的首位博士生,他的大学和研究生在新疆大学就读,因为家在江西,他的父母是很希望他能到离家近点的地方上学和工作的。于是,王军报考了宁波材料所,并最终获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复试却让他倍感紧张,生怕“回家”的梦想破灭。复试回去之后,新疆发生了暴乱,那是影响极其恶劣的“7•5”事件,暴乱场面使王军感到新疆的不安全,其家人更是盼儿离开新疆,回到家里。王军是非常珍惜这次读博士的机会,表现出非常勤奋刻苦的学习作风,晚上和周末也时加班实验。至今,王军在科研中已取得不错的成绩,有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毕业生。此外,王军还具乐于奉献、诚实谦虚的品德,当初来面试的时候,我对此印象颇深。

  第四批团队成员是在2009年12月前后来所,分别是来自深圳比克电池公司的陈向魁,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毕业回国的姚珂,以及来自于武汉一个能源公司的马池。向魁在深圳比克做了2年的研发工程师,毕竟是在有名的电池大厂干过活的,向魁在工作中表现出非常的专业,工作总是一丝不苟,一切按计划执行,他工作计划和进度总是一目了然,所有物品的摆放和存放则井井有条。我告诉向魁,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在建刚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完成动力锂电池实验线的建设,工作内容主要是设备的调研、采购谈判、付款、验收、调试,以及场地的设计和规划等等。向魁在这个工作上,可谓做得无微不至,把一个优秀企业员工的工作作风带给了团队。然而,遗憾的是,未等实验线主要设备的到来,向魁在2010年4月突然提出了辞职。向魁辞职的原因,一部分是他爱人在上海工作,希望他能尽快到上海去团聚;另一方面是向魁在我们团队一时难于施展他的才华,而未来的发展前景又难于估计。后来,向魁去了常州一家有名的锂电外资企业任职。我相信向魁将来一定会很出色的!

  姚珂硕士毕业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学的是电化学电镀专业。我收到她的简历后,觉得她的背景很符合我们的方向,因此决定聘她做研究助理。姚珂也是一个工作很认真的人,来所之后就立即投入到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机制研究中,帮团队成员作了不少循环伏安测试和分析,还与霞银合作做聚合物电极材料的研究。但姚珂更想以后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这意味着她必须进一步深造,而团队当时的主要任务又不在电化学基础研究上,因此姚珂多少觉得有些失望。在试用期满的时候,姚珂表示不打算转正,希望能到某名校或名导师那里去念博士,我也非常赞同她的想法,希望她能找到好的学校和导师,圆自己的学术梦。

  马池是中南民族大学的硕士毕业生,之前在武汉一个公司从事磷酸铁锂材料的开发工作,由于资金原因公司关停了这个正在研发的项目,于是马池就加入了我们的团队,与建刚一起钻研磷酸铁锂纳米材料的产业化技术。马池是一个平时很少说话的人,但做事却毫不含糊,尤其令人佩服的是他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上比其它人更有天分,我就经常看见他在认真地捣鼓着各种设备,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实验室没有瘫痪的设备。马池在材料的合成和检测方面,也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团队的各项研究工作出了不少有用的点子。

  第五批团队成员,则是最近(即2010年7-9月)来所的研究助理黄维威、罗林君、赛喜雅勒图、袁国霞,博士后张一鸣,博士生辛星,硕士生秦志鸿、张明浩、邱报、金康克和曹海亮。黄维威大学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罗林君大学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后在一家企业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工作。维威和林君都加入到建刚的小组,参与磷酸铁锂中试工作,分管不同的工艺段,表现出很高的工作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他们二位最能吃苦,尽心尽责,令我感动。

  赛喜雅勒图是来自蒙古的兄弟,在内蒙古大学电子系读完大学,随后在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公司工作2年,后又在山东曲阜一家锂电材料企业工作2年,帮助建设锰酸锂材料生产线。赛喜带着4年多的锂电材料研发和生产经验加入我们团队。赛喜目前承担镍锰酸锂材料的研发工作,短短半年,就显示出了迅猛的工作进展。赛喜对生活很感恩和知足,造就了他谦和诚实的性格。赛喜尽管平时少有言语,饮酒之后却立即可以奔放起来,恰似蒙古大草原上的一匹烈马。凡是与赛喜有过接触的人,都一致称赞赛喜工作能力强,人品好,我也深有同感。当初赛喜面试的时候,他说感觉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想多学一点东西。我想,我们要与赛喜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国霞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从事过镍氢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由于家在浙江嵊州,毕业后就直奔宁波来了。国霞目前的任务是,与霞银一起,合作开发高品质的纳米草酸亚铁和磷酸铁,为团队攻克磷酸铁锂纳米化的难题做足上游工作。国霞的工作态度也是让人敬佩的,只见她经常掌管十几个样品的合成,不惧繁琐。不过,更人我感动的是她的合作精神,与霞银演绎科研“二人转”,她没有半点怨言,总是任劳任怨地与霞银一起实验和分析检测。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对“二人转”终于把高品质的纳米草酸亚铁和磷酸铁材料研发出来了,为团队实现磷酸铁锂纳米化提供了独特的技术保障。谢谢国霞和霞银的合作和努力!

  在团队里,张一鸣博士则是一名比较特别的成员。一鸣夏季刚获得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博士学位,可谓一个十足的留洋博士,主要从事人工神经网络法在材料学中的应用。由于家在宁波,他于是毅然回国并打算到宁波材料所做博士后,留洋博士来所里做博士后,这是比较罕见的。应聘面试的时候,我就对一鸣从事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颇为费解,但最终还是明白了这是一种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有归纳法的特征,可以普适于很多研究领域,诸如相图、材料结构、材料加工、材料性能检测等等。我想,这种新奇的方法应该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也会有它的独特应用,因此我就把一鸣给签约了。一鸣的工作态度是令人致敬的,尽管家在宁波,经常是要在所里食堂吃完晚饭并工作至九点才打算回家。一鸣一来就开始调研文献,查找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与锂离子电池相关的研究论文,这方面文献的确不多,但发掘出来的文献却对一鸣颇有价值,由此可以顺利找到研究工作的突破口。由于长期从事计算类研究工作,一鸣非常渴望能参与团队的实验工作,意欲加快融入团队和拓宽工作范围,我当时非常建议他参与旭阳负责的动力锂电池实验性的运行工作,不仅可以尽快熟悉情况,还可以学习和掌握动力电池的制造技术,更为以后采集完备的动力电池测试数据做好铺垫。没有料到一鸣对这份工作是十分的热爱和投入,首次参与配料和涂布工作就提出了其中的很多疑问,令大伙拍手称奇。在经过几个月的尝试与融合之后,一鸣终于可能找到了适合于他的一个课题,那就是导电剂的研究,这一研究结合了我们的石墨烯材料的应用开发,一鸣认为这一课题与他以前的研究背景非常吻合,并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和工作热情。我相信,一鸣很快会在这一课题上出彩的。

  对于新近加入的其他成员,由于他(她)们的学习和工作才刚刚开始,这里我就不一一描述了。总之,每一个团队成员都已经或正在为团队的发展贡献力量,每一个团队成员都带给我许多感动。在人来人往、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能够彼此相遇、相聚、相逢,可以说是一种缘分。也许正是由缘分的牵引,使我们原本毫不相干的人,相聚于宁波材料所,一起工作,共同奋斗,彼此由陌生到熟悉,由相识到相知,成为朋友,成为兄弟姐妹,情同一个大家庭,构筑了生命中难以忘却和割舍的一份经历。